
一些學校已經成功地使用校服來減少諸如犯罪和曠課的問題。
根據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的數據,在2013-2014學年,約有20%的公立學校要求學生穿校服,而1999-2000年這一比例僅為12%。支持穿校服的人聲稱,這一政策使學校更安全,創造了一個更積極的環境,但反對者說,它對學生進行了不必要的限制,而且費用昂貴。
使學校更安全
校服定做廠家的支持者聲稱他們可以增加學校的安全。制服可以讓工作人員迅速識別出不屬于校園的人,并限制了團伙識別自己的方式。1994年,加州長灘聯合學區開始要求學生穿校服,希望以此提高安全性。僅僅五年之后,該地區的整體犯罪率就下降了91%。具體來說,性侵犯減少了96%,破壞公物的事件減少了69%。
創造積極的環境
當所有的學生都穿得一樣,學生之間的經濟和社會障礙就會減少。沒有穿昂貴衣服的同輩壓力,也沒有那些買不起名牌的人的欺凌。孩子們少了一點分心,因為他們不用擔心別人穿什么。普通的著裝還能讓學生覺得自己是學校的一份子,增加自豪感,甚至提高出勤率。休斯頓大學2012年對160所城市公立學校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,在學校開始強制要求學生穿校服后,出勤率有所上升。
學術成就
校服的支持者經常把提高學習成績作為采取這一政策的主要原因。雖然有一些軼事證據支持這一說法,但總體而言,研究得出的結果并不結論性。楊教授在《教育政策》中分析了1988年至2004年的學生數據。他的研究發現,雖然要求穿校服的學校的一些考試分數更高,但在其他學校,分數實際上更低。
限制的權利
一些反對者聲稱,校服并不能解決困擾學校的所有問題,相反,它侵犯了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的學生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。他們聲稱,著裝規定可以為某些類型的服裝提供指導和排除,比如印有藥品說明或粗俗語言的服裝,但仍允許學生自主選擇,成為獨立的個體。
成本
即使有了校服,家長仍需要為學生不在學校時購買“常規”服裝,從而產生了額外的支出。但在2013年的一項調查中,有77%的家庭估計,他們每年為每個孩子的校服支付的費用不超過150美元。這項調查是由蘭茲恩校服公司與全國小學校長協會聯合發起的。80%的受訪者發現,與購買上學和玩耍用的“普通”衣服相比,購買校服要少得多的財務稅收。
國家教育統計中心報告說,美國有23%的小學要求學生穿校服上學。這些制服可以是休閑褲、正裝襯衫、領帶、背心、馬球衫、卡其褲或女孩的裙子。然而,校服在學生和許多家長中不受歡迎,反映了對言論自由、成本的擔憂,以及一種感覺,即校服可能只是一個表面的解決方案,掩蓋了其他重大問題。